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大学生创新创业与教学改革的研究(3)

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五)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内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们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们积极申报省市级和校

(五)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内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们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们积极申报省市级和校级的创新类项目。高校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也应该体现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在课程中激发学生们的创新能力需要各位老师根据不同的课程进行相应的制定。

以《智能检测与运动控制综合》这门实践课程为例,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上主要选择以问题驱动的形式进行项目的讲解,以半开放式的课程项目拓展学生们的思维。课程的具体开设上,首先通过实际完成项目的视频进行展示,然后讲述本次课程项目必须完成的基本功能。在讲解基本功能的要求后向学生们提问:每一部分功能的完成需要用到何种技术、如何来实现,在每一个功能的衔接上需要如何实现,如何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数据的实时通讯等。通过对于学生们的回答进行分析和讲解,对比每种实现方式的优势与劣势,并且对每种完成方式的可行性进行评定,避免在后续的课程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功能无法实现的问题。课程项目的设定过程中题目采用半开放式题目,学生们完成基本功能后需要根据已完成的部分进行拓展性功能的开发,激发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学生们在完成课程项目的过程中主要以引导的方式来教会学生们如何通过现有的资源和已学的专业知识去完成课程项目的功能和拓展功能的构思与实验验证。

四 总结

大学生创业之路困难重重,在创新创业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都应该在创业前就应该了解与思考初步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等到企业建立了,遇到问题了才开始去思考解决之法。高校作为育人的摇篮,在大学生们创业的过程中应该起到引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为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就业创业指导,使大学生们能够积累实际的经验,并将国家和地方上的优惠政策及时落实到实际中,为初创企业提供了便利也推动了就业岗位的增加。

将课程思政融入日常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找到自己在未来的发展中的目标。通过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给学生们讲述先辈们艰苦奋斗,坚持从无到有的毅力来激励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做到不忘初心坚守本心,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有充分的信心去克服和战胜它通过树立正确的榜样来激励学生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做到不忘初心坚守本心,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有充分的信心去克服和战胜它。高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仅要教会他们必要的常识,还要教会他们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如何通过现有的资源去解决。在解决问题后还要懂得去做总结,剖析困难的起因和发展,找出其中的根本原因,能够在企业未来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做到尽量规避遇到同样的问题,从而降低风险。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在创业的道路披荆斩棘,迈过困难的初创,在更为残酷的发展期磨砺自身,终将迎来成功的喜悦。

[1]王雪晴.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外企业家,2020(05):178.

[2]何梦杨,田盼盼.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合的实践分析与探究[J].中外企业家,2020(05):181.

[3]姚熙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探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02):78-79.

[4]迟艳琴,曹海英,刘俊贤.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全方位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渗透[J].中外企业家,2020(04):188.

[5]李冰.分析大数据背景下小企业创新创业路径[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2):48-49.

[6]孙伟娜.浅析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J].现代交际,2020(02):5-6.

[7]罗雪.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1):14.

[8]赵馨瑶.高校硕士研究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2):183-184.

[9]张慧.大学生创业如何突破局限性性[J].现代企业,2020(01):128-129.

[10]乔颖,李运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中外企业家,2020(02):175.

[11]王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J].中外企业家,2020(03):195.

[12]刘兆媛,沈艳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推动科研生产和科研服务发展[J].天津科技,2019,46(S1):73-75.

[13]骆山鹰.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高新区创新创业跨区域合作模式及路径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19(21):124-126.

文章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网址: http://www.cxcyllyjysj.cn/qikandaodu/2021/0715/1547.html



上一篇: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思考
下一篇:在创新创业视角下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投稿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编辑部|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版面费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发表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