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基于教学法的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与(3)

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打造建构主义评价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知识与能力自我建构的过程,而教学主要功能就是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促进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

(四)打造建构主义评价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知识与能力自我建构的过程,而教学主要功能就是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促进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同时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中的经历、表现和结果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往往会对学生知识建构产生重要影响。评价体系更应该是在课程与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机构成,因此具有发展性、灵活性、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PBL教学过程中也有着重要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实行动态教学评估。将结果评价机制转化为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不再一味地只论课程结果,而是将学生在课程中的经验增长、能力提升、优势展示等方面都纳入考量范围。根据建构主义相关理论,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学生获取知识与否以及获取知识的程度,而不仅仅是课程结束后设计效果的呈现。评价标准多样化,不仅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还要融合个人能力的提高程度和过程中的努力程度。这种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动态评价机制一方面有助于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更促进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第二,将评价体系不断丰满,形式多样化、多元化。可以通过学生日志、观察与讨论记录、设计成果评价等方法来丰富评价形式,也可以让学生加入到评价体系中,除了师生互评,也可以适当加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评。通过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多个维度展现自身的能力。另外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及时多次进行互评,保证教育的同时有评价,评价的同时有教学,促进评价一体化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法,在课堂中更重视学生自身对于知识的运用和思考。这种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同样需要灵活开放环境的设计类专业课堂有一定的适用性。设计类专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设计专业 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设计实践和不断试错,同时也需要更开放的课堂模式来开拓思维和眼界。PBL教学法在设计类专业课堂中的应用能够让设计专业学生在环境更融洽、氛围更活跃、思维更发散的课堂环境中学习,长此以往有助于学生突破自身思维的局限性,此番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全面的素质教育的开展。另外,PBL教学形式也十分灵活,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不同的课题项目,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参与竞赛、论坛、展览等多方面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接触和了解国内国际设计动向,在实体项目方面的研究更有助于学生在未来能够迅速适应社会,快速在岗位上创造个人价值。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系统设计能力和发散式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较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底蕴,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全面提高个人能力。

[1]Jane Learning and Teaching[M].Cordoba:Actas Ceta,2001:175-176.

[2]张炳立,常淑枫,李玲玲,王秀莲,丁慧芬,肖照岑.试论PBL教学法的理论基础[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9(03):156-158.

[3]许江,顾平.设计教育中的PBL教学模式——以日本多摩美术大学为例[J].艺术设计研究,2015(03):115-119.

[4]尚俊杰,蒋宇,庄绍勇.游戏的力量——教育游戏与研究性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8-122.

[5]刘兰.以PBL教学法为中心的游戏美术设计课堂教学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4,4(06):117-122.

[6]王永强.人文意义的建构与生成[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文章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网址: http://www.cxcyllyjysj.cn/qikandaodu/2021/0718/1553.html



上一篇:超大跨度公铁两用桥梁公路荷载折减系数的研究
下一篇:小学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投稿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编辑部|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版面费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发表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