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一流大学艺术专业实践创新型区域特色化创新教(2)

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2 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艺术专业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相比教学内容差别较大,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较适合采用开放式教学,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

2.2 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艺术专业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相比教学内容差别较大,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较适合采用开放式教学,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避免拘泥于规范的教育模式,过于规范、讲究逻辑程序会扼杀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开放式教学就是带领学生从书本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和专业竞赛,如计算机大赛、大广赛、包装大赛、a 设计奖、国外邀请展等,旨在培养学生们的能力。

3 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艺术专业区域特色化创新创业教育

3.1 地域文化深度挖掘与开发理念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 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的争奇斗艳和五彩缤纷,正所谓“科学无国界,艺术现民魂”,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幅员辽阔,许多地域都有着独特的民风习俗和艺术文化,从民乐、饮食到建筑、信仰无不体现出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地域性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受到了一定影响,一流大学必须担当起守护我们五千年跋涉足迹的责任,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艺术专业深入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了让我们记住来时的路,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奠下基石。

3.2 创新课程与地域文化深度结合

创新课程在实践过程中离不开与文化的紧密结合,创新创业课程应当围绕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展开,每个地区都有不一样的特色,南方北方的文化也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开展课程时,传授给同学们的理念和内容不能是空泛的,完全书本理论化的知识,更是要把本地区的文化和课程真正融合在一起,在教学案例当中,也应当以生动而又形象的案例让同学们在创新创业的课程学习中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4]提高学生们创新的理念。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就是比较特殊的,那么,如何把少数民族的地域文化和创新实践课程相结合是今后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3.3 艺术实践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

如何将艺术实践和地域文化紧密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在艺术实践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开展艺术竞赛、广泛开展相关课题等方式,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们在艺术实践当中不断积累经验,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和当地地域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明白其的重要性和意义。[5]

3.4 创新创业与文化活动结合开展

国家一流大学通过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思想及观念,探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近年来已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6]艺术专业作为一流大学后增设的专业,该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有了一定可借鉴的经验和基础,但对创新创业的要求也增加了。因为其收益不但要体现在经济指标上,更要反映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要实现物质和精神双丰收! 因此艺术专业的创新创业一定要与文化活动结合展开,一流大学的艺术专业创新创业能力越强,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经济水平就越高,一个民族也就越强大!

4 结语

在当今时代,一流大学的一流大学艺术专业实践创新型、 区域特色化创新教育模式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技能单一的高校毕业生,已经不再是被社会广泛认可和需求的“人才”所以,一流大学需要结合本学校的特色、教学模式等不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只有与时俱进,高校才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输送栋梁之材。

[1] 李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J].大学教育,2020(4):32-34.

[2] 李建伟,关成华,赵峥,等.激发我国教育服务业就业效应的政策建议[J].发展研究,2020(7):4-7.

[3] 周海锋,娄佳.“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原因与机制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1):98-105.

[4] 董晓芳,张月.“双一流”高校的全要素科技创新效率研究[J].河北企业,2020(4):80-81.

[5] 田翠玲,姜春晓.“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7):119-120.

[6] 董天顺,付彬国,孟宏杰.“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改进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239-240.

文章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网址: http://www.cxcyllyjysj.cn/qikandaodu/2021/0515/1276.html



上一篇:音乐教育专业慕课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下一篇: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研究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投稿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编辑部|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版面费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发表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