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指缺血性脑卒中后,因再灌注治疗所引起的脑组织进一步损伤现象。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急性缺血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指缺血性脑卒中后,因再灌注治疗所引起的脑组织进一步损伤现象。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80%[1]。临床中通过再灌注疗法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液运行从而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2]。但是大量研究证明再灌注易引起机体产生矛盾的组织反应,导致脑功能不但不能恢复,甚至出现更加严重的机能障碍[3]。中医认为本病多是继发于中风,又因其病理阶段的特殊性,以虚实夹杂为多见,而传统中风的病理机制事实上不能完全解释CIRI的病机。现“虚气留滞”理论从中医整体观出发,能更加精确地概括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整个病理过程,目前该理论已应用于指导脑、心、肾等多系统疾病的诊治[4-5]。本文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理和临床治法,以期为临床治疗CIRI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能够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1 “虚气留滞”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本病机

“虚气留滞”理论是王永炎教授依据宋代杨士赢《仁斋直指方》中“虚气留滞”理论,并结合自身多年的脑病临床经验实践所形成的病机理论[6]。“虚气留滞”,指元气虚衰,气血津液等流动物质发生郁滞的病理变化。“虚气留滞”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本病机,贯穿于整个病理过程中,并以不同的形式影响CIRI的形成与转归。在缺血再灌注病理过程中,“虚气”,一指因患者年老体虚,机体整体元气不足,肝肾亏虚所致精亏髓减的状态;二指因玄府阻滞[7]导致局部以及末端脉管气血不足的病理状态。“虚气”影响津血运行,病变管道气血运行无力,导致“留滞”的产生;“留滞”以内毒积聚为先,痰瘀阻络为损,“留滞”日久伤及正气,加重“虚气”的程度,两者互为因果共同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其中“虚气”是发病的内在根据,“留滞”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1 “虚气”为发病之根本

1.1.1 肝肾不足之为根 CIRI的发生以缺血性脑卒中为前提。缺血性脑卒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其高发病率与该类人群生理病理特性密切相关。老年患者年过半百,肝肾渐亏,脉道虚滞,脉络失养,弛张不利,功能紊乱,则引起脉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脉中气血失和,气滞血阻而为病。此外肝肾为精血同源之脏,患者年老体虚,肝肾渐亏,精血渐衰,诸脏失养,脾虚失运,胃虚失化,水谷精微运化不利,引起脉中血液成分异常,则致津聚成痰,痰阻成浊,浊滞成瘀,瘀壅成毒,促使栓塞的形成。研究观察发现年龄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呈正相关,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8],正是老年人生理特殊性决定其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发人群。高龄导致机体各器官功能下降,血管脆性增加,弹性降低,导致血流速度减慢,引发血栓形成,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患者年老而肝肾衰,与本病的发生发展的密切相关。

1.1.2 气血不足之为本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血栓导致病变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锁,从而气血运行受阻,加之脉管缺血缺氧,出现局部及末端微循环气血不足之象。此时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即使恢复氧气与营养物质的供应,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级联反应进一步阻碍气血运行,加重气血不足之象。气血之于脑血管既是物质基础,更是其功能发挥的能量来源,气血不足则直接影响脉管结构的完整与功能的正常发挥。

韩晶岩教授[9]认为氧气(气)和水谷精微(血),经过三羧酸循环产生ATP。缺血栓塞、病变血管局部及末端微循环缺血缺氧、气血不足,则产生ATP的氧气及水谷精微缺乏,导致ATP合成减少、降解增加,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紊乱,能量代谢异常。此时再灌注恢复血供,不但不能增加ATP的生成且易诱发氧自由基损伤与钙离子超载,影响血管壁细胞收缩及内皮细胞间连接[10],出现气血不足之象。在中医学理论中,气能运行固摄精血津液,血能濡养滋润脉腑官窍,若气不足则失用,血不足则失荣,进而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降低以及通透性增加。其中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各种病理作用的共同通路,现代研究证明,缺血再灌注后ATP的耗竭,可通过增加细胞内K+水平、乳酸酸中毒以及细胞外谷氨酸的释放等因素,加剧血脑屏障结构的破坏,导致通透性增加[11]。此外,相关研究发现再灌注后细胞内钙超载可扩大脑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血脑屏障通透性,并且可以通过增加活性钙调蛋白,使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导致脑血管收缩痉挛,影响血液的运行[12],造成脑缺血后低灌注。正是由于整体或者微观的气血不足,从而导致CIRI的发生或发展。

文章来源:《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网址: http://www.cxcyllyjysj.cn/qikandaodu/2021/0214/768.html



上一篇:中医保健气功五禽戏近三年研究进展*
下一篇:基于创新创业的口腔医学专业修复教学改革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投稿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编辑部|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版面费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发表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